赤裸裸地肢解这些女性在“社会·爱情·美德”立足的大戏,我们会发现女人要扮演好“分内之事”,就得“贬抑自己”,然后交换“爱”,交换一路沉湎“爱是一切”的故事。
于是我身边许多失去爱的女人,像没有魂魄的幽灵;每天早餐最重要的不是打理自己的维他命或生活秩序,而是朗读一些心灵疗愈的文字:“心给出去的时候,就该知道,不可能毫发无损地拿回来。”“人心是慢慢变冷,树叶是渐渐变黄,故事是缓缓写到结局。”……而男子呢?他们往往相信自己成长的第一步,就是度过失恋,并且熟悉失望。从苦里成长,学习潇洒;不是不爱,而是不那么依赖爱。
什么叫爱自己呢?女人很荒谬,不管是什么对象都懂得如何好好爱他:照顾先生,体恤他的面子,当他的后盾,给他一个温暖的窝,当一名静默的聆听者与随时空降的陪伴者;对儿女,无微不至,嘘寒问暖,疼了就往怀里揽,苦了妈妈为你撑。但如何爱自己?“自己”是什么?它没有典籍参考,没有传统指导。爱自己是否意味着今晚晚餐不做了,先生唠叨抱怨不忍了,儿子叫他自己出去想办法呢?
我当然偏袒女性,但和女人们相处时免不了常失耐性,问她:“可否醒醒,谈了一辈子恋爱,不腻吗?”
每个人在爱面前皆俯首称臣,尤其女人。无论老少美丑瘦胖高矮,都忍不住渴望人生至少拥有一段爱情的神话,深深恋慕,无可撼动。
女人成长的每一步路,每一个形象,都是为了“成全”他人。让我们如手术刀般看一下什么叫“成全”:就是“砍掉”自己的一部分,弥补他人残缺的那一块,将之补“全”。能否做到“成全”,是断言一名女子是否优雅贤惠具备美德的标杆;而一名男子如果以“成全”妻子为职责,人们就会为他叫屈,同侪们嘲笑他,连他自己心里也难免最终颇为扭曲。“成全”不是人类的共同美德,它通常只加诸女子身上。
最后,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分歧,知道每个人有他自己不同的生命轨迹,即使有矛盾也没关系,因为不同的人碰撞在一起,可以产生不同的世界,我们每天都会面对一个全新的可能性,这就是“生命”!生命的美好,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掘、创造,并且勇敢地去面对所有的课题,这是爱自己的基础,也是结果。